人生而有欲,这是一个基本的自然事实。
数而不达于德,则其为之史。不可得而闻也,怎么就能够说孔子没有性与天道的思想?实际上那个话不过是他学生的一个谦辞,意思是说我们这些人学问不高,老师给我们讲性与天道的那些话我们听不懂。
什么叫德义?德义这个词容易引起误解,今天我们常常讲德义,指的是一种伦理道德的概念,可是实际上在易学里它的含义不是这样。马王堆帛书《要》篇讲了孔子老而喜易的事,夫子老而好易,居则在席,行则在橐,那么到底这个《要》篇和《易传》有没有关系?我想,举一个例子就能很明确地说明《要》篇是和《易传》有明确关系的。那时候子贡在孔子身边,子贡问孔子:夫子它日教此弟子曰:‘德行亡者,神灵之趋。《要》篇里说:幽赞而达乎数,明数而达乎德,又仁(者)而义行之耳孔子老而喜易这件事,根据《孔子世家》可以断定是在鲁哀公十一年以后,也即公元前484年,而鲁哀公十六年,也就是公元前479年孔子就去世了,所以《要》篇记的是孔子最后几年的事。
摘自《周易与中国文化》。不可得而闻也,怎么就能够说孔子没有性与天道的思想?实际上那个话不过是他学生的一个谦辞,意思是说我们这些人学问不高,老师给我们讲性与天道的那些话我们听不懂。楚材弹琴时,非常注意体会琴曲的意境,他对多首琴曲的意境都有描状:《高山》壮意气,《秋水》清心目。
自弹数十弄,以谓无差肩。据《史记?司马相如列传》记载,司马相如落魄时居临邛,一日参加当地富豪郑程和卓王孙的宴会是时,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,好音,故相如繆与令相重,而以琴心挑之……及饮卓氏,弄琴,文君窃从户窥之,心悦而好之,恐不得当也。南渡的苗秀实则日从杨云翼、赵秉文等士大夫游,其琴道也出神人化,其分别古今操弄孰雅孰郑,犹数一二而辨黑白也,常(常疑为尝)选古人所传操弄百余篇有古意者纂集之,将传于世,危急存亡之秋,良未暇也?。⑧当代有关研究中,论详博首称刘晓先生的《耶律楚材评传》(南京:南京大学出版社,2001年)。
饶宗颐先生据楚材《弹广陵散终日而成因赋诗五十韵序》对此进行考证,认为所谓完颜谱即金人从宋土取去的阁谱?。因补以木声,稍隐括之,归于羽音,起于南吕?,终于太簇,亦相生之义也。
故纸且教遮具眼,声尘何碍污幽禅。?耶律楚材:《思友人》,《文集》卷2,第32页。③ 这是说楚材禅理穷毕竟时的事情?,由此可知他从万松所受乃是不染善恶、当体无生的禅法,参透此关而洞见本来面目,则能超越任何二元对立,同时又能以慈悲心自在随缘发用。吟猱从简易,轻重分起伏。
⑨耶律楚材:《再和西庵上人韵》,《文集》卷7,第160页。诵数过,左右无晓书者,即忘之。其第二位古琴老师是苗秀实。在孔子眼里,凡是激发人情欲的音乐都是邪乐,如当时郑国与卫国兴起的新音乐就被他视为淫声,深恶痛绝地说:恶紫之夺朱也,恶郑声之乱雅乐也。
当然,我们更应该看到,楚材确是一位境界和琴艺都超乎群伦的文人琴家,他的琴禅一味思想影响了当时一大批士人,这些人既有在家的专业琴师、仕宦臣僚、文人雅士,也有出家的僧侣道士?,他通过与他们相互切磋、传授琴艺、诗酒文往还等方式,将其琴学观传给他们,大大推动了元代琴学、特别是文人琴学的发展。楚材说古琴具有禁邪淫的作用,也是古来对琴的主流看法。
楚材礼万松老人为师时,后者已历奉章宗诏说法内廷、住持中都栖贤寺和仰峤丛林等大剎?,所受礼遇几等国师。依雪岩二年,尽得其底蕴,付衣偈,勉以流通大法。
悲夫!?楚材的见地超乎常群。孔子认为,要通过乐教化人欲,首先就要分判音乐的邪正雅俗。【责任编辑:杨海文:责任校对:杨海文,许玉兰】 ①耶律楚材:《用刘正叔韵》(年代无考),《文集》卷5,第106—107页。朝廷王公大人邀请栖岩者无虚日,予不得与渠对指传声,每以为恨。渐能入堂奥,稍稍穷高坚。委身事洒扫,抠衣且三年。
?宣宗贞祐二年(1214),金迁汴梁(今河南开封),苗秀实南渡,楚材更加无法向他请教。⑥宋濂等:《耶律楚材传》,《元史》卷146,北京:中华书局,1997年,第892页。
③ 楚材为人实在,既非狂傲之徒亦非谦卑之士,且他也没必要谦卑,其确实心有所感。(《论语注疏》,前揭书,第2469页) ⑨司马迁《孔子世家》多次说到孔子弹琴,《论语?先进》篇孔子亦有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,琴瑟有如夫妇般和谐,可断孔门平时常常鼓琴自乐。
甲辰年(1244)五月,楚材安祥舍报,上升帝释,世寿五十五。(《文集》卷10,第214—215页。
将弹《发怒》篇,《寒风》自瑟瑟。纯音简易谁能识,却道栖岩无木声。按,《元史.耶律楚材传》基本上据此碑成文。清谈终日忘归思,不觉昏鸦噪晚林。
后来,稍涉佛书,心有所得,辄自矜大,眼界颇高?,自谓昔予在京师时,禅伯甚多,惟圣安澄公和尚神气严明,言辞磊落,予独重之,时往参请。秉具后,决力参究,挑囊距燕,历潭柘,过庆寿,参胜默光,教看长沙4转自己归山河大地话,半载无所人……复于玄沙未彻语有疑,请益雪岩满于磁之大明,才廿七日,言下忽悟曰:‘得恁么近?从前伎俩一火而烬,始知胜默为人处。
⑤耶律楚材说,其母亲教他时曾有挑灯教子哦新句,冷淡生涯乐有余之句,可见其母亲知诗。楚材在澄公引荐下往访之,一见倾服,倾力参学:予既谒万松,杜绝人迹,屏斥家务,虽祁寒大暑,无日不参。
善属文,早为时辈所推?,曾官至金章宗朝尚书右丞。关于楚材臣侍元太祖一事,史家时有非议,其实楚材事元,非苟且偷安之举,而是有其历史洞见与人生追求为前提的自觉行为,而且可以说是直接受到禅宗思想影响的结果。
本嫌浮脆删吟抑,为爱轩昂变撞敦。此后,这种音乐观就渐渐成为古代中国主流的音乐观,楚材并未越雷池一步。摴蒱近博徒,围棋杀机深。?虽悦耳动听而不能转化情欲的音乐则是俗乐,就如群居终日,言不及义一样,也没有什么意义。
又见释行秀:《湛然居士集序》,前揭书,第6页。③宋子贞:《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》,苏天爵编:《元文类》卷57,第751页。
(赜藏主:《古尊宿语录》卷1,北京:中华书局,1994年,第 耶律楚材:《过云中和王正夫韵》,《文集》卷3,第61页。楚材后来曾回忆说,昔我师弭君,平淡声不促,如奏清庙乐,威仪自穆穆?,对这种清微淡远、庄严肃穆的风格颇为赞赏。
佛祖立下风,俯视威音先。⑧耶律铸和诗云:隐隐延山友,痕然月下弹。